| 上海忠欣國際歡迎您的訪問! |
|
|
忠欣國際 >> 新聞動態 “鋼鐵絲路”重塑區域經濟版圖-上海國際快遞
在中老鐵路磨憨口岸的海關前置攔截作業區,一列滿載熱帶水果的列車緩緩駛進站臺,車輪滾動聲回蕩在站場上空。如今,這樣的跨境往來,已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經貿交流的日常圖景。 近日,記者隨“鋼鐵絲路好風光”采訪團深入云南、廣西、廣東三地,實地探訪中老鐵路、中越班列與廣深港高鐵這三條跨境骨干通道。通道流量帶來發展增量,創新加持激發活力,從西南腹地到東南沿海,從邊境口岸到國際都會,一張以“硬聯通”為基礎、“軟聯通”為支撐、“心聯通”為愿景的區域協同發展新圖景,正沿著縱橫交織的鐵路網絡徐徐鋪展。 構筑跨境“黃金通道” “舅舅2015年去昆明上學要坐兩三天汽車,現在我從烏多姆塞出發,坐火車5個多小時就能到,票價才173元人民幣!卞紘魧W生威來賽的親身經歷,折射中老鐵路帶來的時空巨變。 北起中國昆明,南至寮國萬象,這條綿延千余公里的“鋼鐵巨龍”,自2021年12月全線貫通以來,“從通到暢、從暢到快、從快到旺”,已成為中國與東協“互聯互通”的“黃金大通道”。 人享其行。截至今年10月15日,中老鐵路累計開行旅客列車8.5萬列,發送旅客超6000萬人次,吸引了來自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的60萬名旅客搭乘跨境國際旅客列車游萬象、逛云南、看中國的奇妙之旅。 物暢其流。寮國、泰國的天然橡膠、熱帶水果,中國制造的機電產品、農產品在鐵軌上“雙向奔赴”,跨境商品種類從最初的十余種擴展至3300余種,貨運輻射范圍覆蓋19個國家和地區。 中越班列的“成績單”同樣亮眼。記者從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,今年以來截至10月22日,廣西始發中越班列已累計發運出口貨物2.9萬標箱,同比增長143%,貨源輻射至全國25個省區市。 “我們將各地零散貨源集聚南寧后,換乘中越班列銷往越南,不僅提升了運輸時效,還增強了服務客戶的穩定性和市場競爭力,為拓展東協市場提供有力支撐!敝型膺\廣西有限公司陸運事業部業務經理朱世強深有體會。 而在中國南部的粵港澳大灣區,經常往返深圳、香港兩地的商務人士李先生也是區域路網互聯互通的受益者。 國慶中秋假期間,廣深港高鐵以日均開行超210列跨境高鐵的密度,讓“雙城生活”由愿景變為現實!耙郧皬南愀鄣綇V州開會要半天,現在一天內就能輕松往返,上午談項目,下午回家陪家人!崩钕壬袊@。 據鐵路部門統計,截至10月22日,今年跨境鐵路旅客運輸量已達到2536.8萬人次,較去年提前50天達成這一數據。香港發往深圳的旅客占其內地總客流近六成,深圳前往香港的旅客占內地赴港總客流的59.6%,形成雙向均衡、往來頻繁的跨境格局。 創新加持迸發活力 智能查驗系統和電子申報平臺高效運轉,電子屏實時更新貨物信息,機械臂精準搬運貨柜,整個作業流程井然有序……這是記者在磨憨鐵路口岸現場看到的場景。 作為中老國際鐵路通道的關鍵節點,磨憨鐵路口岸通過“鐵路快通”“提前申報”等創新模式,配合H986機檢設備、輻射探測門等智能設施,實現了跨境通關效率的顯著躍升。 “過去跨境貨物通關約需40小時,現在最快2小時就能完成。”國鐵昆明局普洱車務段磨憨站黨總支書記自力介紹,只需26小時,“瀾湄快線”國際貨物列車就能將寮國萬象的新鮮貨物運抵中國昆明。 這樣“軟聯通”的故事并不是個例。從中越班列到廣深港高鐵,機制創新與智慧升級正為跨境往來合作注入新動能。 走進南寧國際鐵路港,隨著電子放行指令自動下達,一列滿載貨物的中越班列正緩緩駛離站臺,奔向越南安員站。借助“鐵路快速通關”模式,該班列在始發站即可辦結全部通關手續,途經中越邊境時無需二次查驗,將一路暢通直達安員。 “通過重點推介中越班列‘當天發運、當天抵達、當天清關’的時效優勢,并持續優化運輸組織,更多外貿企業正選擇鐵路運輸。”南寧鐵路物流中心南寧南營業部副經理覃勁松說。 在粵港澳大灣區,通過“一地兩檢”和“靈活行”創新服務的疊加,廣深港高鐵正重新定義跨境出行。 香港西九龍站內,自動閘機前旅客有序排隊,語音提示、行李箱滾輪聲與站內廣播交織回響,構成跨境樞紐特有的忙碌節奏。得益于“一地兩檢”模式,旅客在站內即可一次性完成出入境手續,通關流程更加順暢高效。一位正在執勤的海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目前超過八成的中國旅客能在五分鐘內完成通關查驗,享受“一站式”高效出行體驗。 共享區域發展紅利 “巨龍”飛馳,活力迸發。一條條鐵路不僅重構跨境貿易新格局,更挖掘出沿線的產業潛力,一批經濟合作區、產業園區正拔地而起。 在寮國萬象南站,配套建設的物流產業園已吸引近百家企業入駐,讓“貨物過境”升級為“產業落地”。而在中國一側,云南磨憨口岸依托鐵路優勢,已成功建成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。 越來越多的民眾享受到了發展紅利。步入云南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南島河村白沙坡小組,白墻青瓦取代了昔日的彩鋼瓦房,石板路通向家家戶戶,干凈整潔的村道兩旁綠意盎然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中老鐵路的開通,讓這座原本偏僻的山村駛上了發展“快車道”。 “鐵路修通后,從西雙版納乘高鐵一小時就能到我們村!泵利愋谴甯脑祉椖控撠熑舜鷷匝嗾f:“自2024年試運營以來,村里已接待游客25萬人次! 游客多了,產業也活了。過去村民收入主要依賴咖啡豆銷售,價格一旦波動,生活就會受到影響,只能“靠天吃飯”。如今,隨著“美麗星村”項目的推進,村民們紛紛在家門口創業,當起了“小老板”:咖谷烘焙坊、茶藝體驗館、精品民宿、有風農場等新業態蓬勃興起,村民實現了從單一咖啡種植到多元經營的跨越。 村民羅雅瓊便是轉型的受益者之一。她與運營公司合作開辦烘焙坊,實行平等分紅機制。“上個月,僅靠帶游客體驗披薩制作,我就分紅6000多元!”她笑著說。 車輪滾滾,載來發展新機遇;軌道延伸,通向共同繁榮路。面向未來,新時代的“鋼鐵絲路”將以堅實的基礎設施和持續的創新活力,鋪就互聯互通之橋,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動力。
|